立即下载
用大爱为生命护航
——绥宁县人民医院争创市“三八红旗集体”纪实
2013-11-12 09:34:58 字号:

  绥宁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0年,是政府主办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占地面积1.8万余平方米,设12个临床科室和10个医技科室。医院现有职工481名,其中女职工341名,占员工总数的71%;中层干部81人,其中女性42人,占52%。无论是领导班子、行政管理、还是医疗护理岗位上,都闪现着女性医务工作者的倩影;她们为了37万绥宁人民的安康扎根山区,锐意进取、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以爱心对待患者,以细心对待工作,以责任心对待事业,善待患者,呵护弱小,关爱生命,用优质服务与严谨的工作作风,肩负起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光辉使命,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向人们展示着新时代女性的自尊、自强、自立和自信。

  近年来,在群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各项业务指标连创新高,并相继荣获绥宁县绩效文明考核评估先进单位、县先进基层党组织、邵阳市卫生系统“劳动光荣,我是状元”职业风采技能大赛三等奖、市“护理岗位技能竟赛”二等奖、市芙蓉标兵岗、市模范职工之家、市巾帼文明岗、市院务公开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市文明标兵单位、市离退休干部“先进党支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先进单位、市学习型党组织先进单位、湖南省医疗执业先进单位、省护士执业先进单位、省文明卫生单位、省“党建带工建、和谐促发展”先进单位、省五四红旗团委、省青年文明号、省文明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等70余项荣誉。

  重学习 强素质 打造人才梯队

  医院牢固树立“服务发展、人才优先”的观念,以人才立院为导向,全力培养高素质医务人才。

  一是坚持“请进来,送出去”。借助湘雅医院长期对口扶持东风,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培养模式,近五年先后邀请了中国医院协会质量管理专委会常委刘振华教授等30余名国内知名专家来院讲学,举办各类专题讲座60场次;选送594人次医护人员外出学习、进修,其中送出女性医护人员396人次,占外派人员的67%,成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外出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市青年岗位能手刘瑛,有17年工作经验的五官科副主任,对于医院组织的学习活动感慨良多。她曾多次被派往省內外三级医院进修学习,每次归来都有新的收获。2009年,她外出学习归来后改进了传统的内囊鼻腔吻合术,采用从鼻腔直接手术的方法进行眼科手术,损伤小、痛苦轻,为许多年龄偏大、身体虚弱的病人减轻了痛苦。

  二是业务培训常态化、规范化。积极推行优胜劣汰、优绩优酬的护士管理机制,不断强化竞争意识。同时,坚持岗位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单位培养相结合,每年对全体护士实现常规培训与考核机制,优胜劣汰,竞聘上岗,不断提升护士的护理技能和护理质量。同时,以业务学习为抓手,不断强化日常培训及考试考核,组织开展“三基”理论、操作考核,初、中级卫技人员急救技能培训、临床医生病历书写培训、管理干部团队精神培训及新职工岗前培训,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比武,如急救技术的演练,病历书写比赛、护理技能演练等,在青年职工中树立起“终身学习、快乐学习”的新理念。“大家都在前进,我不能掉队。”青年医生贺宇笑着说。她工作的小儿科是所有科室中最嘈杂的,每天要应对婴儿的吵闹与家长的抱怨,一天下来已是精疲力竭,但她仍然坚持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牢记药剂说明与医疗执业法则。

  “请进来,送出去”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措施丰富了医院人才梯队建设,在院内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医护队伍逐步换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并涌现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王爱英,市优秀共产党员郑珍,市优秀护理管理工作者黎丁娥,市芙蓉百岗明星尹君艳,市青年岗位能手刘瑛、阳红艳,市巾帼建功标兵唐萍珠,市优秀护士林小莲,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周丽香、杨文琴等一大批优秀女性医务工作者。

  严管理,提质量,塑造优质品牌

  近几年,全院广大医护人员以“创先争优”、“医院管理年”、争创“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以及“三好一满意”等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医院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打造优质医疗服务品牌。

  近年来,县人民医院着重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了民主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强化了民主议事、民主决策等操作规程,实现了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的根本转变。二是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成立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细化分工。各职能科室深入临床排除医疗隐患,分管院长、质控科、护理部、医务科不定期进行医疗安全、质量检查和讲评。同时,每月编发《质控简讯》和《处方点评》,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讲评通报。三是加大临床用药监管力度。核定各科室药品比例,严格落实责任制,制定超标处罚方案,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落到实处。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的抗菌药物使用权限。四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设立督查室,整治医德医风和接受病人投诉。同时,聘请了12名医德医风社会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全面实施人性化优质服务工程。医院常年坚持“五谈话”、“五明白”、“五知道”、“五放心”制度,努力做到“七多”,即门诊接诊时多询问、诊断入院时多介绍、检查操作时多说明、住院期间多问候、手术治疗前多解释、康复出院时多交待、出院后电话回访多指导,强化沟通,增进理解,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创新推行“金钥匙”贵宾式优质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导医、导药、导诊等18项贵宾式延伸服务,有效地满足了不同患者的情感需求和就医需要。据调查,医院社会满意度达96%以上。

  2012年2月,一位长期瘫痪的病人,因家属护理不当,入院时满身大、小便,而且合并多处褥疮,口腔内积满食物残渣,整个人身奇臭无比。护士长阳艳红没有退却,顶着异味,为病人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清洗,用镊子将食物残渣一点点地清除干净,直至病人身上的异味完全清除,在场者无不动容。

  2013年5月,一位叫王细妹的老奶奶因脑出血入院,手术后仍昏迷不醒。护士陈芳春坚持每2小时为她翻身一次,每天给她抹2次澡,定时给她按摩肢体,耐心细致地嘱咐陪护家属按时喂食、喂药。在王奶奶大小便失禁的情况下,又不厌其烦地为其擦洗清理。待病人病情稳定后,陈芳春又像亲生女儿般为她洗头、捶背,轻言细语的安慰,入情入理的鼓励,专业而周到的护理,王奶奶的病情比想象中恢复得要快、要好。出院时,王奶奶吩咐子女特意送来了“关怀备至似故交、细心呵护胜亲人”的锦旗。

  送服务,献爱心,展现巾帼风采

  自2009年成立医院志愿服务队以来,坚持以“爱心回报社会”为宗旨,率领旗下4支小分队围绕五大主题,开展了各项品牌服务:一是服务党政中心工作专项志愿服务。为配合县生态旅游城市建设需要,多次作为协办单位派出了强大志愿者阵容参加了包括中国绥宁苗族“四.八”姑娘节暨寨市AA级景区、寨市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授牌仪式在内的多项文化专题活动;同时,积极配合县委领导部门工作,多次组织志愿者参加了“幸福快车下乡”活动,施医赠药。二是关爱重点青少年群体志愿服务。在长铺四小开展了“爱心助力保平安、快乐成长送健康”农民工子女大型免费体检活动。三是扶助弱势困难群众志愿服务。以党员责任区活动契机,扎实开展志愿者与困难群众一帮一“结对子”帮扶行动,建立扶助弱势困难群众长效机制,取得一定成效。2013年积极响应邵阳市妇联发起的“爱在五月天,情起一元钱”贫困妇女儿童帮扶救助专项行动,在全院女职工中募集爱心捐款5718元。四是基层公共卫生事务志愿服务。结合医院工作实际,我院志愿者服务工作队围绕“送健康 促和谐”,长期走街串巷、进乡访镇开展义诊活动,并为敬老院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上门服务。五是精神文明建设志愿服务。在院内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如春节团拜会、登山比赛、职业技能风采大比拼等。各类活动的开展不仅活跃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更提升了内部凝聚力,强化了服务意识与奉献意识,为医院和谐、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三年多来,医院志愿者服务队共计开展各类义诊活动54次,惠及群众225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12000余元;组织义务献血78000ml;到敬老院、学校为老人、留守儿童免费检查269人次;为赈灾、扶弱、助学等公益活动募集捐款13万多元;参加各类文化、公益活动30余次,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同时,志愿服务队的规模也不断壮大,由最初的36人发展到今天的377人,其中80%为女性。

  心贴心,济危困,构筑人性家园

  近年来,绥宁县人民医院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真心诚意地关心职工生活,关爱职工健康,为广大干部职工营造出一种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和谐工作环境以及家庭式的温暖,最大限度地发掘全体员工的内在潜力与工作热情,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绥宁县人民医院走上了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

  由于医院的特殊性质,女职工们上班繁忙且作息时间不稳定;既要工作出色,又要照顾好自己的家庭,这一切都需要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作保障。医院领导班子素来重视职工身体健康,注重妇女权益的保障。一是成立了“医院职工互助帮困基金”,为职工提供医疗互助、应急救困保障。近五年来,基金共发放互助基金10万余元,帮助职工渡过难关。二是积极响应县妇联的倡导,贴心的为全院女职工及男职工配偶购买了“女性健康保险”。 2012年9月,医院内三科护士杨某被确诊为侵润型乳腺癌Ⅲ期,其后多次奔赴省级医院进行化疗和根治手术,共计花费十多万元。正当为后续治疗费用一筹莫展的时候,她从医院妇委会主任那里获悉凭借医院为其购买的“女性健康保险”她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保险赔付款3万元。回想起住院期间,医院领导与同仁们的多次探望与细致关怀,她不禁热泪盈眶,哽咽而满足的感叹“医院真不愧是我的第二个家啊!”。

  兴文化,展风貌,构建和谐医院

  由于行业特殊性,医院年轻护士多,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保障。为提升医护人员整体精神风貌,强化服务质量,医院以“文化建院”为导向,注重对职工先进文化的培育和引导。一是精心构建文化发展平台。医院着力在精神、物质、制度、廉政和品牌文化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成立了医德医风督查室,建立了医生不良记录档案,制作了院歌《爱的天使》,建立了医院文化网站,开办天使社区。二是狠抓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近三年来,医院投资270多万元,对医院进行了绿化、亮化和美化,修建了文化长廊,购置了高级音响、舞台灯光和电子LED显示屏、健身器材等设备,建立了能够容纳300多人的多功能活动大厅以及乒乓球室、健身室、阅览室等9个活动室,并在主要楼道口张贴了医界名人名言,营造了浓厚的医院文化氛围。三是抓强医院文化队伍建设。成立了医院舞蹈队、合唱团、青年读书会、老年门球队等文艺团队和中青年医疗骨干义诊队,各社团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而且积极参加县委、县政府举办的大型主题活动、比赛,并多次获得荣誉,成为全县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四是多彩活动显风采。女职工们在开展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同时,还积极开展趣味运动会、跳绳、拔河比赛、春节团拜会、演讲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用自己夺目的巾帼风采去感染周围人群,用活泼、灵动、热情的形象改变人们对医务工作者刻板、冷硬的传统看法,将生活的高雅乐趣与良好的道德情操相结合,将严严谨的思维与开放的心态相结合,在院内营造出一股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用健康的身心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实现自身的价值与追求。

  为提升医护人员整体精神风貌,强化服务质量,医院还开办了礼仪培训班,专门请学校公共关系老师讲解礼仪知识及语言沟通技巧;并成立了舞蹈队和礼仪文化队,每周六晚上请专业老师执教,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文艺素养,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绥宁县人民医院女职工们将秉承“仁爱、敬业、奉献、创新”的医院精神,爱岗敬业,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求发展”的服务理念,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胆略和勇气,凭借合作共事、团结和谐的活力创建氛围,用一流的工作成绩继续为医院全面、快速、健康发展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用爱心为我绥宁山区百姓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医院也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妇女工作,注意培养和使用妇女干部,让女同志在医院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绥宁新闻网

作者:龙宪智 黄铭培 付文娟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