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立春以后,乐安铺等苗族侗族乡的苗侗山寨便开展逗春牛活动。牛头用竹片和皮纸扎制,牛身和牛脚用黑布缝制,由两个小伙子扮成春牛,一个舞牛头,一人舞牛身。牛的后面跟着执牛鞭的牧童、提饭篮的乞丐(小丑)、拿算盘的先生、扛犁荷锄的农夫、担粪桶的农妇、采桑叶的村姑。乐队吹着唢呐,敲着锣鼓,走村串户。春牛来了,各家各户摆香案放鞭炮迎接。每到一处,选一空地表演逗春牛活动。村人纷纷围观,欣赏春牛在锣鼓声中有节奏地做出“吃水”、“过坎”、“斗角”、“洗角”、“搓蹄”、“洗澡”等动作,围观者吆喝喧天,拍手助阵。参加表演的各类人物也尽显其能,其中最为活跃逗人发笑的是乞丐小丑。他脸抹黑锅灰,插科打浑,怪相百出,专找围观的村姑抹锅灰,被抹黑的姑娘不能生气骂人。不愿被抹黑者,只能尽量躲避,有时乞丐会穷追不舍,惹得围观者哈哈大笑。
来源:
作者:rednet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ap.hnsnnews.com/content/2012/04/21/1044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