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幽幽兰香
——读陈锡兰故居
2012-08-24 11:08:15 字号:

  走近陈锡兰故居,我觉得不是在欣赏一座建筑艺术,而是在读一本书,一本人生的书,一本社会的、哲学的书。

  陈锡兰故居位于绥宁县李熙桥镇陈家寨村,建于同治十三年至光绪三年(1874—1877),当地人称之“大屋里”。但其实,它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四合小院。说是小院,的确不大,只有六排五间,占地面积也仅760平方米。为什么只建一座小院呢?陈锡兰42岁任陕西宜君知县、49岁任兴平知县,后又被朝廷敕封为五品知府。“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就没有攒够白花花的银子么?

  还真没有!

  史料记载,陈锡兰在任期间,非常重视农业,同时清正廉洁,深受百姓拥戴。也正因为如此,朝廷才敕封他,当地老百姓才送他万民伞。在故居天井前面的青砖壁上,曾有一幅壁画,图案早已风蚀不清了,但壁画两边那幅对联,似乎在告诉着我们什么:“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君国”,皇上的国家,可见陈锡兰是一个地道的封建忠君之士。大门上的匾额“恩承北阙”,也表达了陈锡兰的这种忠君思想。一个“心存君国”的七品县官,是没有多少心思去巧取豪夺的。而过廊上的另一幅对联,则更为真实地反应了陈锡兰做官时的清正廉明,以及辞官归乡后的淡薄心态:“盖归乎来,只赢得两袖清风,一肩明月;未之也矣,再休提万家忧乐,市井桑麻。”而在此之前,他是关注家乡民生的,有一年,他发现陕西一种麻谷子很好,居然千里迢迢把谷种带回绥宁老家。

  陈锡兰故居由大门、正屋、天井、过廊及两侧厢房组成,天井及两侧厢房比正屋地面低1.3米。进门望去,高低有序,主次分明,庄重而且大气。堂中四合天井,用鹅卵石砌成精美图案,周围与中央通道用长方形花岗岩砌成,其余部分也用长条形的鹅卵石砌成各种花纹。抬头四望,地面精致美观,山墙飞檐翘角,窗花雕刻精美。细心的参观者一定会发现:这座融北方四合院与南方本土建筑为一体的四合小院居然没有正门,它是从左侧进屋的。而且从左侧进入四合院后,站在天井中可以看到,故居虽然大体上呈四方形,但是每一面墙都不是直的,四面砖墙都带有波折。堂堂一座官宅为什么不设正门?为什么又要把笔直的一面墙砌得波澜起伏、曲折艰辛?这里面蕴含了主人怎样的人生感悟和官场体会?

  陈锡兰生于1827年,卒于1885年,只活了58岁。咸丰年(1851)中举,这一年他24岁。24岁中举42岁开始任宜君知县,直到55岁告老还乡,才弄了个敕封的“五品知府”,也就是享受正厅级待遇的县长。这期间他有过怎样的宦海沉浮?有过怎样的酸甜苦辣?又经历过怎样的风风雨雨?可能只有那个在黄土地上艰难跋涉的南方人自己知道了。就连故居的修建,也是陈锡兰从陕西寄回图纸后,由其原配夫人向氏在家主持。从破土动工到竣工启用,历时三年,动用各种工匠100余人,而这期间,陈锡兰却在千里之外的大西北抗旱、剿匪,为朝廷效力。

  陈锡兰在辞官还乡的途中,遇到过一次大劫难,险些丢掉了身家性命。他把整个家当装在十多口箱子里,一路浩浩荡荡回家。他不知道,一伙土匪早就盯上他了,一路跟踪几百里,寻找下手机会。几十年的江湖风雨,让陈锡兰遇险不慌。到了湖北湖南交界处的某旅店,陈锡兰一连几天,天天晚上出去看戏,而把他的一件大衣挂在窗子上。望风的土匪看见大衣,就知道陈锡兰还在。到了第四天深夜,陈锡兰带着随从悄然离开,大衣却还挂在窗子上。第二天土匪明白过来时,他们早已上了洞庭湖的船了。那帮土匪,便是从陕西跟过来的,陈锡兰主政兴平县时,曾围剿过他们。

  事实上陈锡兰为人低调,从不与人争高下,清剿那些土匪也是职责所在。据陈家老人回忆,修建陈锡兰故居时,前面是别人家的一片菜地,完全可以买过来开一扇正门。是陈锡兰故意不开正门?还是不愿意麻烦人家?以他的地位和身份,要买一块土地应该不是难事。陈锡兰有子女六人,归乡以后,他多次教育子女要好好读书,不要做官,做官辛苦。这里面,又透出了怎样的人生隐情?“再休提万家忧乐,市井桑麻。”他是打算与世无争,安享晚年的,只可惜,这样的生活只过了三年,他就告别了这个世界。

  《孔子家语·在厄》说:“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陈锡兰,不正是一朵孤傲不羁,淡泊清雅的兰花么?这样的兰花,时间越长,香得越久。

来源:绥宁新闻网

作者:陶永灿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