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森林翡翠—黄桑国家自然保护区
2014-04-16 11:31:35 字号:

  黄桑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绥宁县南端,总面积254.2km2,森林覆盖率达86%,这里距离包茂高速公路仅19km,距离县城36km,通往各景点、景区、村组的路全部水泥硬化,并建有专用于游客在森林中沐浴观赏旅游的游步道,外部旅游环线基本形成,交通非常便利。是集科研考察、休闲度假、野外探险、影视拍摄于一体的旅游休闲之所,是神奇绿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黄桑自然保护区包括黄桑乡全境和长铺乡部分区域,面积约18万亩,于2004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北纬26°16′-27°08′,东经109°49′-110°32′,为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有动物23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6种(如华南虎、豹、云豹、黄腹角雉、长尾雉、蟒)、二级保护动物25种;有植物23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如红豆杉、伯乐树、银杏)、省级重点保护植物18种、稀有珍贵的植物108种、古老孑遗植物36种、我国特有植物18种、常用观赏植物166种、治癌植物等药用植物580种、吸毒抗烟尘植物16种,被林学专家誉为“江南最大的动植物基因库”。这里森林文化独特,既有傩母冲、女阴泉等一批反映母性文化的遗迹遗址,又有屈原《九歌》中所反映的巫医娱神古迹,以及原汁原味的傩舞、踏牛令和祭狗、祭山、祭桥等都极具巫楚色彩的神秘文化,还有邓小平、贺龙、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红军长征中四过黄桑的遗址和红色文化。这里民风纯朴,生活有苗、瑶、汉、侗、土家、布衣、壮、黎、回等9个少数民族,人口6000余人,区内杂居着苗、瑶、汉、侗、土家、布衣、壮、黎、回等九个民族。

  境内分为曲幽谷、六鹅洞、神龙洞、鸳鸯岛、九溪冲、铁杉林、上堡古国和楠木林八大景点。这里生态良好,空气新鲜,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在这片浩瀚的林海之中,众多的山、溪、林,把景点的“幽”、“坚”、“深”、“密”、“奇”、“静”等特色表现的淋漓尽致,是纳凉避暑、休闲养心的理想之所。也是全国著名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先后拍摄了《秋收起义》、《那山、那人、那狗》、《炎帝传奇》、《古道西山》、《生死路上》、《战火童心》等10多部影视剧,培养了陈好、刘烨等一批影视名星。

来源:绥宁新闻网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