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赴湘西南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8人来到绥宁县,开启了赴湘西南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站。
01
基于前期丰富的准备和积极的联系,今天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绥宁县融媒体中心,在与提前联系好的绥宁县融媒体中心黄世洁主任会面后,我们来到制播部,对制播部的杨萍主任开始了我们的第一次采访工作。一开始双方都显得有些局促,但采制组的成员根据实际情况对采访的问题进行了灵活的调整,慢慢地双方都找到了采访的节奏,此次绥宁之行的首次采访顺利完成。
对杨主任的采访同时启发了我们,负责“采”这一环节的记者,更需要观察发掘当地的新闻时事,没准对基层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十分幸运的是,我们在融媒体中心记者部遇见了工作经验丰富的老记者——孙芳华。他健谈又和善,总是面带笑容,关于我们的问题他知无不答,一旦打开话匣子就关不上。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原来知名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上堡人家》都有他们的参与,《爸爸去哪儿》的前期风光宣传片、《上堡人家》的大部分内容竟然都是由他们完成的,我们听后不禁连连感叹“好厉害”。他还为我们展示了他一直保存到现在的从前使用的摄影机——M9。
从老式摄影机到新式摄影机,他不仅用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眼光记录了绥宁县二十几年来的变迁,更将对绥宁的深切爱意带到了新闻工作中。在他身上,新闻人专业主义的使命与绥宁人建设家乡的热情完美融合:通过参与综艺节目拍摄,展现家乡的秀美山水、繁茂植被,让更多人了解绥宁鲜为人知的美;通过日常新闻采集工作,发挥新闻职能,助力乡村治理。
与他的交谈中,我们一方面收获了大量有用的信息,这丰富了我们研究的素材;另一方面,他分享的从业二十多年来的心得与经验,也勉励着我们以后成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02
我们安排的第二站,是绥宁县委宣传部,它就在绥宁县融媒体中心对门的地方,我们找到绥宁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始伟,在感谢他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接待我们之余,我们还向他了解了许多关于绥宁的发展现状。乡村振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牵扯到许多方面,我们对乡村振兴的理解加深了。同时,黄副部长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联系文旅广体局的渠道,这为我们接下来的行程打通了便利之门。
在我们将要离开县委宣传部的时候,门口的保安大叔突然和我们搭话。原来是他看到我们队服上有“华中科技大学”字样,就认出那是他的小孩读的大学。华中大学子遍天下,这怎么不算是一种缘分呢?
03
吃过午饭,我们将下午的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四人前往文旅广体局去获取资料,另外四人留在宾馆,对上午获取的音视频资料进行简单的梳理。
来到绥宁县文旅广体局,接待人员向我们介绍了绥宁“十四五”旅游业的发展规划与发展战略。我们收集了当地旅游发展数据,分析可知,当地旅游品牌已经在国内有了一定影响力,并促进了经济发展,带动了乡村振兴,但是受疫情影响,旅游收入呈现下降趋势。通过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想要做到可持续发展,绝非易事。
04
从湖北省武汉市到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大园古苗寨,跨越712公里的“长征”路,我们翻过石头山,走过荒草地,淌过古河道,来到了《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的拍摄地——大园古苗寨。在这个历史文化与现代综艺曾经紧密结合的地方,我们用步长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希望。
7月8日清晨七点,队员们就在绥宁县民族大酒店大堂集合准备前往大园。我们打开天气预报,35度的高温触目惊心。在进入苗寨之前,好不容易,我们与事先联系好的村委会干部做了简单采访。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组织观摩的手写标语。
终于,我们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踏进了这座藏在青山绿水之间的世外桃源。
石头山
这座村落全部的羊肠小道都是由鹅卵石铺就的。踩上去的触感就像一脚陷进了历史长河,踩在了经年累月、无数个岁月铺就而成的细软砂砾上。我们就在这样的石头地上,探访明星屋,重走《爸爸去哪儿》来时路。
因《爸爸去哪儿》一时爆火后热闹的村庄早就出于各种原因流于冷清。但我们却有幸采访到了目之所及的唯一的一家游客。得知我们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之后,小女孩和她的父亲惊喜地接受了采访。在交谈中我们得知,小女孩也立志成为新闻人。只有在那种时刻你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传承。我尽可能专业地持着手机拍摄,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小女孩的新闻梦。
出寨的路才更符合“石头山”的定义。农家乐老板娘贴心地为我们指了一条“明路”。因着这条“明路”,我们才有机会在超过45度的斜坡上相互搀扶。
过农家
正午,日头最烈的时候,我们来到了王宝强曾经居住的一号房。不同于那些坐落在苗寨蜿蜒曲折的小巷深处的明星房,这家农家乐隔着一条古河的对岸是苍翠青山。
老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也很乐意同我们聊那些往事。饭后,我们就坐在王宝强曾经来过的房门前,从曾经的人声鼎沸、络绎不绝,聊到如今的破败萧条、无人问津。不论是谈过去还是谈现在,抑或是畅想未来,老板的脸上始终带着质朴纯粹的微笑。因农活而晒得黝黑的脸庞下漏出一丝羞红。
荒草地
绥宁淳朴的民风在指路上也丝毫不落俗。认真地说就是——没把我们当外人。我们就这样散落在荒草地里,在田埂上穿行,“前途未卜”。直到先去探路的队员传来了“可以走”的回信,我们才终于将一直提在嗓子眼的心放下。
然而,“能走”从来不代表“好走”。我们的脚一深一浅地踩在泥坑里,在石头上留下泥印,被干枯的荒草鞭挞,最后,与一米来高的玉米秆亲切交谈。
古河道
那种时候就很容易想到万里长征路,想到凛冽呼啸的寒风,想到干燥破裂的嘴唇,想要一汪清泉,想要潺潺流动的小溪。
大园是多么美丽的一个地方啊,大自然从不吝啬赠与善良的人们以流动的黄金。我们欣喜地在河道旁的小路上挥舞队旗,虔诚地用手感受“生命”的脉动。
05
最后一站,我们要前往的是上堡村。
坐上大巴车,绕上层层叠叠的山路,无尽的绿逐渐在眼底铺开,我们想要掏出手机记录美景,却还原不出半分这里原本的色彩。稻田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腰,一整个山谷都是绿色的秧苗,这些绿色秧苗和郁郁葱葱的树林连成一片,像是一幅山水画。四周群山环绕,随着大巴的深入,视野慢慢打开,三三两两的村落浮现,我们好像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上堡的美只有亲眼见过才能完全体会!
我们来到订好的住处,这里说是宾馆,实际上更像是村民的家,保留了传统的木制吊脚结构,独具当地特色,夏天的晚上不需要空调就很凉爽。民宿的老板也非常热情地招待了我们。
吃过午饭,我们坐在民宿门口闲聊时,无意间听到一支旅游团的团长与老板的交谈,于是我们赶紧抓住机会,对他进行了采访。
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他首先向我们表达了他对旅行的看法,“旅行,就是一直在路上”。虽然上堡的商业化程度低,但许多人正是像他一样看中这里的清净淡雅、独立出尘,起床就能听到鸟叫虫鸣的原生态的感受。上堡美丽的自然风光,乃至丰厚的历史底蕴、淳朴的民风民情,都保留完好,都是他选择这里的原因。如果上堡古国过于商业化,它本来的特色很可能会被磨灭掉。
经过我们的了解,他不仅在湖南旅游,还经常去贵州,对比之下,贵州的一些山区路修得非常好,还有专门给游客的停车场,而上堡的基础设施在这两点上有所缺乏,减退了一些游客们自驾游的热情。上堡原本计划的游客中心,也因为疫情迟迟未使用。我们也提到,必须要想从上堡回到市区,就必须早起坐唯一的一班6:30的大巴,很不方便。
从与他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商业化与保留原生态之间,一定需要取得一个平衡。他以当地的民宿为例,提出既保留传统吊脚楼特色,又配备现代化的设施,才是好的民宿。
在我们提出想要尝试苗族服饰时,宾馆老板热情地为我们找来衣服。几位队员换上后,游客们纷纷投来或羡慕或欣赏的目光,有一些游客来与我们合影,还有一些游客甚至将我们误认成了当地人,向我们问路。
身着苗族传统服饰,我们进行了视频的素材收集工作。有了青山绿水为画布,人怎能不格外美丽动人呢?
下午,为了寻找六鹅洞瀑布,亲身体验这里的旅游资源,我们沿着溪流往山上走去。
这里没有路标,全凭直觉。中途我们一度走错了道,在村民的指点下才找到了路,踩着石头穿过小溪才能回到“正轨”。
一路上的山路不算特别陡峭,但还是需要小心前行,保证自己的安全。虽然最终我们没能找到瀑布,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切身体会到了这里的美。耳边是哗哗的水声,眼前是青翠的树木,身着传统服饰的我们似乎本来就与大自然浑然一体。
最让我们震撼的是下山途中的一处悬崖,青山深浅变化的绿和天空不带一丝杂质的蓝,美到无法用言语表述。我们赶紧拿起相机,记录感动的同时为视频增添素材。
爬过山我们知道,这里与高度开发的地方不同,美得纯天然,但也存在一些安全上的风险,需要多方配合,完善相关设施。
希望有更多人看见上堡,遇见上堡,振兴上堡。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曾资策 包依琳 张伊婷 谢玲玲
编辑:秦玲玲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wap.hnsnnews.com/content/2022/07/18/11535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