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新闻网讯(记者 孙芳华 向 海 邓 钊)5月22日,正值绥宁县中稻插秧关键期,关峡苗族乡插柳村的稻田里,一派繁忙的机械化作业景象。数台插秧机来回穿梭,轰鸣声中,嫩绿秧苗从苗盘精准落入泥土,在广袤田野间勾勒出整齐的绿色线条,宛如一幅蓬勃的田园画卷。
在田间忙碌的农机操作员们分工有序,有人专注操控插秧机的行进路线,有人及时补充秧苗,确保作业不间断。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正是绥宁县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生动缩影。
绥宁县农机操作员左维在插秧机上说:“我们现在种植水稻,能使用机械化的都会尽量采用机械化,这个不仅操作速度快,质量也不错,特别是机械化插秧的株距、行距比较均匀,插秧的深度也比较一致,在后期的水稻管理中更加方便管理,提高了产量,为粮食的增产保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为推动机械化插秧普及,绥宁县打出政策“组合拳”。当地设立专项资金,对购置先进插秧设备的农户给予高额补贴,降低农民购机成本;同时,依托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组建专业技术服务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模式,开展插秧机操作、故障排查等专题课程,帮助农民快速掌握机械化种植技能。
如今,关峡苗族乡插柳村的水稻种植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从播种、施肥到收割,无人机、插秧机等设备大显身手。农业机械化不仅让农民告别繁重体力劳动,更以科技力量赋能粮食生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孙芳华 向 海 邓 钊
编辑:龙莉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wap.hnsnnews.com/content/646949/67/14984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