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新闻网讯(记者 鄢子棋)7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湖南大学联合组建的湖南省“832工程”联合访谈团深入我县乡村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实地考察当地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及农文旅融合等工作推进情况。
调研首站来到东山侗族乡东山村红提产业基地。由于东山乡独特的土壤、水质、光照等自然条件,东山红提的甜座远高于其它市面常见葡萄提子,维生素C和钙铁锌硒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的含量也远高于其他地区红提,目前东山乡有红提种植面积约5600余亩,产量达1500万斤,年产值达1.6亿元。访谈团详细询问产业规模、运营模式及带动就业等情况,重点了解基地如何通过技术扶持、销路拓展等举措助力群众增收。其间,访谈团成员与一名脱贫户深入交流,听其讲述依托产业基地实现稳定就业、家庭生活持续改善的故事,切实感受到产业帮扶带来的实效。
随后,访谈团来到长铺子苗族侗族乡佘家村。佘家村通过“猕猴桃+苗木+旅游+水电”的多元产业布局,结合科技赋能与合作社模式,实现了从单一农业向生态经济的转型,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访谈团实地察看乡村面貌变迁,并与乡党委书记、村党总支书记座谈,了解当地在党建引领、环境整治、产业培育等方面的具体做法,探讨如何通过基层治理创新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让群众在乡村变化中收获更多幸福感。
在武阳镇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访谈团考察了当地制种产业的发展规模与技术水平,详细了解产业布局、市场前景及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关注制种产业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角色。调研最后一站来到湖南稻禾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情况。通过实地走访,了解企业如何整合农业资源与文化旅游元素,打造特色项目,在延伸农业产业链的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共享发展红利,为乡村振兴探索多元路径。
访谈团成员一致表示,此次调研直观感受到绥宁县乡村振兴的扎实成效,将梳理总结当地经验,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鄢子棋
编辑:杨汐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hnsnnews.com/content/646941/52/15136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