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莫非)8月25日,在李熙桥镇百家田村村级服务中心,一场为村里12名新晋大学生举办的“升学礼”仪式正在举行。这是该镇坚持党建引领教育发展、培育文明乡风的一个生动实践。
近年来,李熙桥镇党委将教育视为乡村振兴的战略基石与培育文明新风的关键抓手,以党建为核心,通过强化思想引领与组织保障,双管齐下营造重教氛围,一方面,充分利用“三会一课”、村民代表大会及结合“三长制”工作,组织党员干部、片组邻“三长”深入各村(社区)开展“敲门行动”,与村民面对面宣讲“教育兴则乡村兴”的理念,使重视教育、崇尚知识成为村民共识;另一方面,积极统筹共青团、妇联、民政等多方力量,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定期走访困难学生家庭,切实解决其求学路上的实际难题。
在镇党委的倡导下,百家田村率先垂范。自2024年起,该村创新建立了“村委统筹 + 村民自愿”的双渠道奖学金机制,一方面从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中划出金额,作为奖学金的基础资金池,确保奖励机制长期稳定运行;另一方面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发起倡议,鼓励村里的企业家、致富能手等自愿捐助。并在每年的8月底,为考上大学的新生举办简约而庄重的“升学礼”,以荣誉证书和奖学金取代铺张的宴请,既传递了全村对学子们的诚挚祝福与殷切期望,也树立了文明节俭、重教尚学的新风尚。这一举措不仅让学子感受到光荣与责任,更在村民中引发了热烈反响,推动了从“比排场”到“比成绩”、从“夸富”到“夸出息”的乡风转变,形成“人人关心教育、家家支持学子”的良性互动格局。
本次“升学礼”上,包村领导、镇纪委书记分享了自己艰苦求学的往事,并勉励学子们珍惜韶华、锤炼本领,将来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回报社会。据统计,2025年百家田村考上二本及以上的学生数量较2024年翻了一番。“这份奖励让我深知读书光荣,未来我将努力学习,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考入天津大学的付若曼同学的感言,道出了学子们的心声。
李熙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加强本土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人才活力,让崇文重教的新风尚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莫非
编辑:龙莉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hnsnnews.com/content/646942/62/15232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