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绥宁:无人机稻田“上岗” 助力稻谷颗粒归仓
2025-09-19 17:44:09 字号:

绥宁新闻网讯(记者 宋三龙 向海 唐芳艳 通讯员 张先邵)金秋时节,河口苗族乡新团村的稻田翻滚着金色的稻浪,山间响起的无人机嗡鸣声,与田间打谷声交杂在一起,在山谷里奏响秋收曲。与往年的“忙、赶”氛围不同,今年无人机到稻田“上岗”,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让秋收战场多了一份从容。

9月17日,在新团村16组村民陆政福的稻田里,村民在忙着收割,一袋袋捆好的稻谷摆在田间,无人机伴随着嗡鸣声升空、降落,来回穿梭于沟壑与山顶、稻田与房屋之间,一捆捆沉甸甸的稻谷被吊起又精准地放在房屋前的空地上,半个小时,40余袋稻谷就吊运完毕。

该乡地处山区,海拔高,落差大,沟壑纵横,层层叠叠,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稻田多深藏山坳,长期以来农机“进不来”、粮食“运不出”,农资和稻谷的搬运只能依靠人力肩挑背扛,不仅耗时费力,更深受天气制约。

陆政福是该村的一名留守老人,60多岁的他,种了0.2公顷稻田,均在山谷的陡坡上,每年秋收农忙时是他最发愁的时候。今年听说本村有人用无人机搞吊运,便请来为他搬运稻谷,往年一个人要好两天才能干完的活,今年只要半个小时就把稻谷全部搬回了家。谈起过去一个人搬运稻谷时,陆政福满是对过去秋收困境的无奈。而今有了无人机助力,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

林旺是新团村的一名无人机操作手,过去,他一直搞运输,一次意外交通事故,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从运输改行到绿色农业、无人机吊运。他在一次刷手机短视频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无人机吊运的短视频,看到无人机在解决山区运输难问题上大有发展潜力,便主动报名参加了县职能部门组织的农用无人机系统化培训班,通过学习拿到无人机执照,成为一名飞手。现在他不仅运稻谷、农资,还转运楠竹、建筑材料等,服务范围也早就延伸到了周边乡镇,甚至还到外县去开展无人机吊运业务。如今的他,带着无人机,穿梭在青山绿水间,用无人机架设起“空中通道”,用技术为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翅膀”。

林旺说:“现在农村留守老人多,种田基本在山坳坳里面,无法实现机械化,稻谷的搬运都是人工挑运,我作为产业带头人,从事无人机运输一年多了,看到这种情况后,虽然帮留守老人运输稻谷赚不了多少钱,但是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哪怕赔钱我也愿意。”

如今,在绥宁县各地,无人机植保已成寻常事,而无人机架设的“空中通道”,有效破解了农村“有地无人种、人工成本高、机械进地难”的困境,正在让曾经费时费力的肩挑马驮转变为高效便捷的“空中运输”,“低空经济”悄然兴起。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宋三龙 向海 唐芳艳 张先邵

编辑:龙莉婷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