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新闻网讯(记者 宋三龙 向 海 唐芳艳)在绥宁县人民医院,一根纤细的导管正悄然改写着许多患者的生命轨迹。带领这支介入团队的,是介入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志华。作为县里引进的神经介入和外周介入专家,他以介入手术为“战场”,用精湛医术为众多血管疾病患者打通“生命通道”,更让微创介入技术在这座县城扎下了根——如今,患者不再需要奔波转诊,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及时、高水平的介入诊疗。
2024年9月,刘志华来到绥宁县人民医院。在他到来之前,当地很多脑血管或外周血管疾病的复杂介入手术无法开展,不少患者不得不辗转上级医院,既可能延误治疗,也加重了家庭负担。而他的到来,让这一局面得到了根本改变。
刘志华带领团队陆续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逐步填补了县域内的技术空白。特别是在急性脑梗死救治方面,他推动建成“脑卒中绿色通道”,显著缩短了DNT(入院至溶栓时间)和DPT(入院至穿刺时间),有效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同时,他还成功开展了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颈动脉支架植入、下肢动脉成形术、主动脉腔内修复等高难度手术,其中多项技术达到市级先进水平。
绥宁县人民医院介入医学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志华说:“急性脑梗死救治,关键在于‘快’。每耽误一分钟,就可能损失近200万个脑细胞。我们建绿色通道,就是想让绥宁的患者不用再往外地跑,在家门口就能抢回时间,抢回健康。看着患者能及时得到救治,就是我们最踏实的事。”
在刘志华看来,技术之外,更要让医学有温度。他常说:“介入手术不是冷技术,它更应传递医学的温度。”面对焦虑的家属,他会耐心沟通、细致解释;面对危重患者,他常常彻夜守候、实时调整治疗。曾有位做下肢动脉手术的老人,术前总担心费用和效果,刘志华陪他聊了两次病情,术后也天天去查看恢复情况。现在老人每次复查,都会带点自家种的菜过来,许多康复患者都成了他的“老朋友”。
作为学科带头人,刘志华还高度重视团队培养。通过建立质控体系、定期业务培训、手把手带教,他将自己的经验无私分享给年轻医生。
绥宁县人民医院介入医学中心医生苏增武说:“刘主任带我们时特别细致,连导管角度的细微调整都会反复教。他总说‘操作要准,心要稳,每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现在我们已经能独立做简单的外周介入手术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据统计,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刘志华带领团队已完成脑动脉造影220台、脑血管取栓术16台、颅内动脉瘤栓塞6台,以及各类外周血管手术120余台,让数百名患者重获健康。如今,绥宁县人民医院介入医学中心正稳步向着“区域介入诊疗中心”的目标迈进。刘志华用一根导丝、一条导管、一身白衣,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康,也书写着县级医院微创介入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宋三龙 向 海 唐芳艳
编辑:杨汐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hnsnnews.com/content/646943/56/15277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