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新闻网讯(记者 宋三龙 向海 唐芳艳 夏云凤)9月21日,走进黄土矿镇唐家村下唐家片区,村民们正聚集在一起召开院落会,谈论家门前道路的变化,商讨路面管护和卫生保洁问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既融洽又热烈。
谈起家门前道路的变化,大家深有感触,昔日的路面仅1.8米宽,还堆积着十余年的建筑材料,车辆无法进出、农特产品只能靠人挑肩扛,出行十分不便。三年前,村两委决定对这条路进行拓宽,需要解决建筑材料搬移、村民偏房拆除问题,村两委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工作专班,开启“上门协调”模式,与当事人耐心沟通、真诚倾听他们的诉求,积极协调化解矛盾。
下唐家操坪堆积的建筑材料,因为建房资金的问题,没有地方囤放,就一直堆积在这里,影响村民通行,还存在安全隐患。
唐家村党总支书记唐春林动情地说:“这事前前后后跟他磨了好几年,我们一边耐心做思想工作,一边帮他找好了临时存放点,之后又发动党员和村民代表义务出力,一起把材料搬到了空地上,总算是把堵了这么多年的路给清出来了。”
唐家村村民刘湘平的偏房正好在拓宽道路上,需要部分拆除,因她的诉求未能得到满足,一直无法拆除,成了道路扩建的“拦路虎”,村两委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做通了她的工作,为道路扩建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
刘湘平略带感慨地说:“我一开始是真舍不得拆这房子,可村里的这些干部一趟趟上门,足足做了三年工作,想到能让大伙儿过路方便,我也就心软让出来了,拆了就拆了,能帮到大家就好。”
三年耐心细致地入户协调,终于换来大家的期盼。今年7月初,一支由党员、村民小组组长、人大代表、驻村干部及群众组成的义务工作队顶着烈日忙碌不停,在下唐家片区热火朝天地开展道路扩建。
唐家村党员、组长信和四难掩兴奋地说:“这条路涉及宅基地问题,搁了好多年都动不了工,今年村党总支书记带着我们几个组长,跟房主反复沟通协商,总算把路修通了,现在可好了,车辆行人都能畅通无阻。”
此次道路改造升级聚焦三大任务,清理下唐家操坪堆积十余年的建筑材料,既疏通道路又消除安全隐患;拆除村民刘湘平屋部分偏房,将原本1.8米宽的路面扩至2.5米;填充整修沿路下水道,进一步拓宽通行空间。
村民唐仁平满心欢喜地说:“以前这儿窄得错个身都难,唐书记带着我们谈了三年才谈成,现在路通了,救护车都能直接开进去救人,对我们老百姓来说真是太方便、太实用了。”
唐家村村两委以党建为引领,聚焦问题“小切口”,紧盯群众“所盼”,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投工投劳活动为实践载体,在党总支的坚强引领下,党员干部主动下沉一线,用沾满泥土的脚印、挥洒汗水的付出,将自身的“辛苦指数”切实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指数”。通过义务开展道路扩建行动,党群合力拓宽“连心路”,这条路不仅通到了村民家门口,更通到了大家心坎上,成为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幸福路”、乡村振兴的便捷之路。
唐春林自豪地说:“道路扩宽清理后,给老百姓带来的便利太大了,特别是运输农作物、农产品的车辆,现在能顺畅进出,再也不用靠人挑肩扛了,这事儿也得到了大伙儿的一致好评。”
如今的唐家村,昔日杂物乱堆的“碍眼”路已不见踪影,一条蜿蜒宽敞平整的水泥路,如亮丽的“风景线”镶嵌其间。拓宽后的水泥路,温暖了民心、促进了产业、扮靓了村庄。
唐家村村两委用实际行动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实干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黄土矿镇党委委员、武装政法委员、人大主席陈政兴由衷赞叹:“他们当时顶着多大的压力和阻力啊,还好没辜负村民的期望,把路给扩宽了,实实在在为老百姓的出行解决了大难题。”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宋三龙 向海 唐芳艳 夏云凤
编辑:龙莉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hnsnnews.com/content/646943/66/15301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