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深德 周玉玲 鄢子棋 唐远程)有这样一位教师,20年如一日坚守三尺讲台,把青春与热血倾注在山区教育的土壤上,他是学生口中的“超哥”,同事眼中的“超人”,他就是绥宁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数学教研组长——许小超。
2005年,许小超大学毕业,毅然选择来到偏远的绥宁一中任教。这一待,就是整整二十年。在这片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山区,他从未因条件艰苦而退缩,也未曾被外界更高的平台和待遇所动摇。他说:“山区的孩子更淳朴,更需要老师的关怀。”
作为数学教研组长和年级备课组长,许小超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他坚持每天深入研究学情,精心打磨每一堂课,力求让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易懂。他的课堂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学生们都说:“上许老师的课,时间过得特别快。” 面对高中数学这道“难关”,他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心理素质。他倡导团队学习与自主学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轨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抛弃不放弃。
在班级管理中,许小超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他所带的538班,班风正、学风浓,成为全校公认的标杆班级。学生肖洪盛在高考中成为屏蔽生,并被北京大学数学专业录取,创造了学校的佳绩。然而,长期的伏案工作和超负荷教学也让许小超落下了咽喉炎、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多种职业病。但他从未因此请过一天假,更没有耽误一节课。同事们都称他为“超人”,而他只是淡淡地说:“这是老师该做的事。”
自工作以来,他撰写教学论文20余篇,发表1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多项。在“十一五”“十四五”教育科研项目中,均有突出贡献。他常说:“教育不能止步于课本,我们要与时俱进,做学生真正的引路人。”
二十年光阴流转,变的是学生的面孔,不变的是他对教育的热情与热爱。他不是明星,却照亮了无数孩子的星空;他不在聚光灯下,却站在教育最需要的地方。许小超,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教师,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师者仁心,什么是教育情怀。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深德 周玉玲 鄢子棋 唐远程
编辑:龙莉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hnsnnews.com/content/646943/68/15305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