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肖莉君)“终于拿到钱了,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9月3日,武阳镇毛坪村的黄某民等6名农民工紧握追回的27800元工资,向绥宁县法律援助中心的刘衍雄律师连连道谢。这笔被拖欠三年的“血汗钱”,在法律援助力量的介入下,终于物归原主。
2022年8月,黄某民等6人经人介绍承接水磨石项目,工程验收合格后,包工头唐某灵却屡屡推诿,迟迟未支付27800元的劳动报酬,尽管双方曾就工资标准与支付方式达成口头约定。三年来,6人多次找包工头协商,并尝试联系工程项目发包方,均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维权之路一度陷入僵局。
2025年3月,走投无路之下,黄某民等人听说绥宁县法律援助中心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便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前来求助。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立即为其开辟“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当天完成法律援助审批,并指派经验丰富的刘衍雄律师承办此案。
刘衍雄律师接手案件后,立即开展证据收集与案情梳理工作,多次与黄某民等人沟通细节,并积极与包工头和发包方进行联系,向他们阐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后果。然而,包工头和发包方却依旧态度强硬,拒不支付工资。法援律师并未气馁,依法向绥宁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5年6月,绥宁县人民法院立案,7月做出判决,裁定包工头和发包方支付拖欠的工资。拿到判决书后,黄某民等人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不久,他们就收到了被拖欠三年的工资。这笔钱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劳动报酬,更是法律正义的体现。
近年来,绥宁县司法局聚焦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维权痛点,推出线上普法打破壁垒、服务升级简化流程、窗口前移提升便利等一系列暖心措施,为劳动者撑起法律的“保护伞”。绥宁县法律援助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农民工讨薪难问题,积极作为,通过开辟“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加强与法院和仲裁部门的协作等措施,在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为农民工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今年以来,该中心受理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14件,帮助农民工追回工资4万余元,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肖莉君
编辑:杨汐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hnsnnews.com/content/646943/96/15256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