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 玲)10月13日,湖南省应急厅正式发布 2025年度十大典型避险避灾案例,绥宁县寨市“6・21”暴雨山洪灾害群众转移避险案例成功入选。成功避险的背后,是绥宁县多年来深耕防汛工作,打造 “汛前排查建账 — 预警全域覆盖 — 汛中巡查识险 — 转移安全有序”全链条防汛避险闭环的生动实践。
“每年 3 月开始,我们就要走遍全县每一处防汛隐患点。”县应急局总工程师黄忠说道。汛前,县应安委牵头开展隐患排查、河道清淤、水库腾容,提前储备抢险物资、规划安置点位,将“防患于未然”落到实处。今年4月,排查人员发现竹舟江村一处山体出现裂缝,可能引发滑坡,当即设置警示标志、划定危险区域,将附近5户18名村民纳入重点监测名单,时刻紧盯风险变化。
预警信息传递,始终以“快速、精准、全覆盖”为目标。“紧急通知!今晚到明天我县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大暴雨,请各乡镇加强防范,提前转移危险区群众。”这样的预警通过多级联动机制层层下达,金屋塘镇新华村村干部刘宗伟说:“村里12户老人不会用微信,每次收到预警,我都要上门喊、电话催,确保一户不落。”
暴雨来袭时,各地严格执行巡查计划,组织乡村干部对高风险区域开展动态监测。在汛情最严峻的时刻,绥宁县数千名党员干部组成巡查队,坚守在河道、水库、地质灾害点等关键部位,实行 24 小时轮班巡查。
“大家别慌!拿好贵重物品,跟着我们往安置点走。”当转移指令下达,乡村干部手持扩音喇叭引导群众转移。应急分队队员肩扛手拎,帮老人搬行李、抱小孩过马路,沿着此前演练过的安全路线,有序引导群众登上转移车辆。
此次寨市“6・21”暴雨山洪灾害群众转移避险案例入选省级典型,是对绥宁防汛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激励。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莫俊表示:“我们会把这次成功经验转化为常态化工作举措,针对偏远村组优化预警传递方式、为行动不便群体定制专属转移方案,真正把防汛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用更实的举措守护好大家的家园。”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玲
编辑:杨汐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hnsnnews.com/content/646954/58/15351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