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新闻网讯(记者 孙芳华 通讯员 戴哲学)11月25日,2025年绥宁县“戏韵传承·非遗进校园”主题活动在寨市苗族侗族乡学校温情启幕。活动将戏曲艺术、地方民谣与非遗技艺融入校园生活,借助“三区人才”力量为青少年搭建起沉浸式文化体验平台,在欢声笑语中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

本次活动由绥宁县文旅广体局、寨市苗族侗族乡联合主办,绥宁县文化馆、寨市苗族侗族乡学校承办,绥宁县地方花鼓戏演艺有限公司全程执行。活动精心设计了舞台展演、技艺展示、互动体验三大板块,既让学生直观感受传统艺术魅力,又能亲手参与非遗创作,实现“认知—体验—传承”的良性互动。
舞台之上,文艺表演精彩纷呈。开场舞蹈《共圆中国梦》以昂扬舞姿拉开序幕,瞬间点燃现场氛围;国家级非遗侗琵琶弹唱《侗寨火塘》婉转悠扬,四弦琴声与侗语吟唱交织,再现侗族“以歌传情、以乐叙事”的文化传统;经典花鼓戏《智斗》选段韵味醇厚,演员们的精湛唱腔与生动身段,让学生们直观领略地方戏曲的独特魅力;绥宁原创民俗歌曲《上红》、侗族舞蹈《云绣》展现本土文化底蕴,民乐笛子唢呐合奏《铁血丹心》奏响豪情壮志,花鼓戏《三代婆媳》选段则以鲜活剧情传递孝道美德,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非遗体验区更是人气爆棚。苗族插绣、绥宁剪纸、绥宁根雕、万花茶四大体验项目一字排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细致讲解民俗渊源。在剪纸摊位前,学生和老师们手持剪刀,跟着传承人学习折叠、裁剪技巧,一张张红纸在指尖变成精美的民族纹样;苗绣体验区里,大家穿针引线,感受传统刺绣的细腻灵动;根雕与万花茶制作现场,传承人耐心指导学生观察材质、构思造型,让孩子和老师们在实践中体会非遗技艺的匠心与智慧。

绥宁县文旅部门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非遗进校园”活动,推动更多本土非遗项目走进课堂、融入日常,让青少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为文旅融合发展与文化振兴储备新生力量。
来源:绥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孙芳华 戴哲学
编辑:龙莉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hnsnnews.com/content/646955/69/15457065.html